页面导航
课程标准设计»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作者:吕志蓉
字体大小 字体颜色 背景颜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编制部门:思想政治理论部

学时:28              学分: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吕志蓉   2014年1月1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5号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规定为一门必修课。从课程名称上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原“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门课程的合并。但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它决不是这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一门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理论与实践的崭新课程,它与其他三门必修课一起,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二、课程定位和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该课程以高职学生就业和终身学习需要为依据,以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道德观、婚姻家庭观和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素养为目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人生修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4号楷体加粗)(内容部分小4号楷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在高职学生高中阶段已学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基础上,系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和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衔接得当。该课程学习成果渗透于专业课程学习,形成后续专业课程良好学风。

前期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的学习应具有的主要能力

   1

高中思想品德修养

          

初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后续课程与本课程的关系一览表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需要本课程培养的主要能力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学习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依据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高职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具有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1.知识目标

     引导高职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社会、高校、职业、自己

     1)理解和掌握高职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2)明确理想信念对高职学生成才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当代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

     4)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明确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掌握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目标 

    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交往

     1)专业能力:能用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提炼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规范要求,做好在校期间的实训准备;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指导设计自己高职三年的职业规划。

     2)方法能力: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能用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指导高职学生恋爱实践;能用心理健康标准判断和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能用积极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

     3)社会能力:能用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更好融入集体中;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3.素质目标  

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学习和掌握道德法律基础知识是构成高职学生素质法的基础,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法制观念,这正是高职学生素质形成的核心和关键。

五、课程内容模块概述,学时分配4号楷体加粗)(内容部分小4号楷体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任务

教学设计建议

课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模块一

理想篇

绪论

案例导入:讨论高中生与高职生的区别?提出从高中生到高职生再到职业人的转变。

 

2

 

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模块二

爱国篇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建国大业》,参观攀钢“微雕钢城”,学生观看后写感受论文。

2

2

 

模块三

人生篇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案例导入:谁把中国人的幸福偷走了?讨论人生的意义与高职学生成长。

2

2

 

模块四

道德篇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讨论导入:高职学生需要诚信吗?设计体验诚信的游戏(学生五人一组,其中四人向后站,前面一人向后倒,后面的人给与支撑。辩论赛“我们该不该人肉收索?”

4

2

 

模块五

职业篇

第五章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讨论导入:你是企业老总,你会招聘什么样的员工?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职来直往》。

4

2

 

模块六

道德篇

第六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案例导入:组织学生观看《今日说法》讨论观看的案例。

2

2

 

 

 

 

 

格式二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设计建议

课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教学情景1绪论

适应人生新阶段,采用讨论、讲授法

2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想信念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关系,采用体验、辩论等

 

2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建国大业》,参观攀钢“微雕钢城”,学生观看后写感受论文。

2

2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案例导入:谁把中国人的幸福偷走了?

2

2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讨论导入:高职学生需要诚信吗?设计体验诚信的游戏(学生五人一组,其中四人向后站,前面一人向后倒,后面的人给与支撑。辩论赛“我们该不该人肉收索?”

4

2

 

第五章 培养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你是企业老总,你会招聘什么样的员工?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职来直往》。

4

2

 

第六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模拟法庭,通过学生体验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

2

2

 

 

   六、课程教学详细设计4号楷体加粗)(内容部分小4号楷体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教学载体

考核评价方式

模块一

理想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高职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2.明确理想信念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能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高职阶段的学习。

学习内容

人生与创业

训练项目

学习职业规划设计

 

 

编写高职三年职业规划

考核方式

课堂发言成绩记录

 

模块二

爱国篇

知识目标

1.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是当代高职学生的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1、职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学习内容

职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课堂观看《建国大业》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分组发言,以小组成绩记录

模块三

爱国篇

知识目标

1.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力目标

能用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让高职学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

2、能用心理健康标准判断和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能用有效的心理调试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

3、社会能力

学会与不同的人沟通交往。

学习内容

课堂讨论:谁把中国人的幸福偷走了?

表演情景剧:怎么对好朋友,身边的人说“不”?

 

课堂讨论

表演体验

课堂讨论分组发言,以小组成绩记录

模块四

道德篇

知识目标

1.明确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掌握加强公民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和掌握爱情和婚姻家庭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良好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2、能用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指导高职学生的恋爱实践。

学习内容

锤炼道德品质,强化叫色意识

训练项目

职业角色扮演

亲身体验(表演情景剧)

校园恋爱的酸、甜、苦、辣。

职业角色扮演

亲身体验

同学扮演,小组记录表现评定成绩。

模块五

职业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能用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提炼本岗位的职业规范要求,做好在校期间的实训准备。

学习内容

明确人生责任,坚定成功信念。

寻找职业榜样-攀钢劳模成长经历(学院优秀毕业生)

 

 

课堂观看《攀钢十大劳模成长记》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分组发言,以小组成绩记录

模块六

法律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动者权利和劳动合同试用期的相关规定和劳动保护规定。

2.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能力目标

1、作为消费者遇到实际问题知道解决纠纷的办法。

学习内容

了解司法时间,训练法律思维。

模拟法庭-《举案说法》

课堂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举案说法》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分组发言,以小组成绩记录

 

七、教学实施基本要求4号楷体加粗)(内容部分小4号楷体

1.师资队伍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团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专门从事教学的专职教师,这部分是教学团队的骨干,承担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另一部分是系部辅导员,他们兼任实践是教学工作,是团队的重要补充。教学团队专职教师具有的优势是都具有副教授职称,从事该课程教学有6年以上时间,教学经验丰富,对课程理论精通,能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想深度,但缺乏细致入微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把握不够。因而,加强团队建设,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进修、培训、轮训;积极开展专题研讨;实施导师制及领导的支持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配合等,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用。

2.教学实验实训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为了能确保本课程改革的实效,需对学院教学资源进行增加改进。如需配备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教室,购买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的映像资料,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的建设等。

4.综合考核评价建议

  针对过去本课程采取较单一的知识性考试,知行分离,不全面的考评方式。本课程的考评改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单项考核与多元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既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也追求学生个体素质能力的培养。具体操作分为平时考核占60%(其中又细分为作业完成占20%由任课老师考核、日常表现体现为团队精神和活动参与占30%由小组长、班主任考核、能力素养主要指出勤占10%由科代表考核),期末考核占40%主要表现成果为结业论文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由科任老师考核。最终,课任老师把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成绩相加构成该课程总成绩。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课程的载体